綠色經濟學:理論、政策與實務
Green Economics: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, Policy and Practice
By Molly Scott Cato (2009,
Author: Molly Scott Cato
正體中文版:智勝出版社 (2010)
周賓凰、徐耀南、王絹淑翻譯
(附註:點擊上面標題可以下載這篇譯序的電子檔。下面這個譯序與原書中的譯序在內容上,有些不同;我們加了一些新的元素了。)
我們譯者三人都是學經濟的,分別研究的是財務經濟、國際經濟,以及貨幣與總體經濟。一直以來,我們總是覺得我們所學、所教的現代經濟學太過於強調物質,而忽略了生活中還有許多其他重要的面向。經濟學雖然說「價格」不等於「價值」,但我們生命中的各種價值卻不斷地被價格化。我們的生命被轉化為各種以貨幣來衡量的數字,難怪經濟學的批評者認為,現代經濟學缺乏對人本身的關懷,一點都不「經世濟民」。
尤其是,儘管經濟學教科書開宗明義就告訴我們:「資源是稀少的,而欲望是無窮的」,某種程度上這敘述或許是真的,但資本主義經濟無止盡追求經濟成長的運作方式,卻彷彿資源是無窮的(財務金融的理論尤其如此!)。如同目前主宰世界的資本主義經濟一樣,經濟學的觸角也延伸到我們生活的所有面向:經濟學總是想著從以自利為前提下的「誘因」(incentives)來解釋任何看來非自私的「非理性」行為。即使是時下流行的「行為經濟學」(behavioral economics),也只是在原有架構下,修正新古典經濟學的行為假設,嘗試解釋一些古典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而已。
無論是自利或誘因,這種驅動對經濟成長無止盡追求的背後力量,凱因斯稱之為「動物本能」(animal spirit),其實是生物在演化過程中,為了存活所演化出來的各種反應機制。刻畫今日世界面貌之資本主義經濟,就是達爾文「演化論」下「自然選擇」(natural selection)——所謂優勝劣敗、適者生存——競爭下的結果。然而達爾文所描述的,是「無意識演化」(unconscious evolution),而非有意識的「進化」。生物學告訴我們,生物的競爭未必總是朝「進化」的方向進行,而有可能因耗盡資源而邁向毀滅(研究發現復活島的島民正是毫無節制地砍光島上的棕櫚樹,因而導致整個文明的崩解,難怪有人把人類比喻成地球的癌細胞!)。事實上,合作、互惠,乃至無私犧牲與奉獻是越高等的物種才會發展出來的行為。(據說達爾文在晚年時,曾感慨於其忽略了物種合作關係的重要性。)
今日之主流經濟學沾沾自喜於其各種理論乃推導自嚴謹的「科學」態度(也就是所謂的實證經濟學),而不對人的行為作價值判斷(所謂的規範經濟學)。就科學的角度而言,今日之主流經濟學可說是仍停留在牛頓古典物理下的機械世界觀。經濟學強調以「客觀」觀察所推導而得的理論來解釋人的行為,而不是去規範人的行為應當如何,殊不知透過教育,這些經濟思想的確改變了人的行為(研究發現,受到經濟訓練越久,行為受其影響也愈大(如自利傾向)),所以一點也不客觀。我們教給學生的,正影響著整個世界,這就是海森堡「測不準原理」所說的:我們不可能只觀察而不對受觀察的對象有所影響。換句話說,我們對世界的想法、概念,形成它現有的面貌,因此今日任何的結果,不論好壞,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——或多或少。
綠色經濟學的心理基礎
今日地球暖化所帶來的氣候急劇變化與各種天災,可說是主流經濟狹隘觀點下的後果。賀曼‧達利(Herman Daly)說,今日的全球化經濟體系就像是一艘噴射機一樣,如果沒有一定的加速度(經濟成長),就會失速墜毀;這似乎是早晚的事,因為燃料終究會耗盡。要解決終將面對的問題,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經濟重新塑造成一艘太陽能滑翔機;只用太陽所給我們的能量,以穩定的速度滑行,如此才能確保永續運作。
就此而言,其實心理學理論早已提供了很好的見解。在我們看來,物質經濟之於地球就好像身體之於人一樣。發展心理學指出,人的成長有多個時期,從嬰兒期到青春期是屬於身體快速成長的階段,之後身體的成長趨於穩定,成長的方向轉向心智,乃至精神層面。人如果過了青春期還以同樣的方式「增長」,就會有肥胖等各種疾病發生,甚至危及生命。馬斯洛(Abraham Maslow)的需求層級理論則進一步說明,人有五類不同層次的需求,依序為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歸屬需求、尊重(自尊)需求,以及自我實現需求,有如金字塔般由下往上滿足。由此可看出,生命早期的需求主要在身體與物質層次,但進一步的發展目標則是在心智上,尋求心理層面的隸屬乃至達成自我理想的實現。
如果我們從比較宏觀的角度看地球的歷史發展,可發現這兩百多年的經濟發展,就像是人身體的快速成長一樣。今日之世界顯然過度強調物質,從馬斯洛的心理層級角度看來,資本主義經濟下的物質累積是水平地做大金字塔的底部,而忽略了垂直向上發展的可能性,無怪乎今日全球經濟已是過度肥胖、諸病纏身(特別是這個「肥胖」還一點都不勻稱!)。
綠色經濟學所要強調的,正是這種向上發展的可能性:行諸於內的,是愛心的擴展(或者是意識層次的提升),行諸於外的,則是公平與正義的訴求與行動。這種公平與正義所涵蓋的範圍,從單一人類物種之內(男女、社會、國家,到全人類之間),到不同物種之間(人與地球上的動植物),再擴充到不同的世代之間。這樣的行動與訴求,是基於在心理層面上,對於所有生物都是地球之共同住民(co-inhabitants)的深度了解,因此作為物種之一,人類不僅享有與所有生物同等的權利,甚至更應善盡「管理者」的義務(是「管理權」(stewardship),而不是「所有權」(ownership)),如果我們視自己為「較高等」物種的話。要達到這種全面性的公平,綠色經濟學倡導的是平衡,而不是成長;強調的是人本身的價值,而不是物質上的貨幣價值。因此,其願景是「同樂經濟」(convivial economy),一種人與萬物、地球,和平共生的內在滿足狀態。
綠色永續藍圖
由上面的說明不難看出,為什麼儘管今日各方人士大力提倡環保、節能等呼籲,但從大至全球性,小至地區性與企業的各種協商、會議、措施等,其成果都相當有限。這是因為多數措施都只是在原有資本主義的內在下,套上綠色的外衣;多數掛著「綠色」之名的措施,都只是「漂綠」(greenwash)。可見,缺了「綠色」的內在,我們什麼也做不成。
習慣於傳統經濟思維的人,可能會覺得綠色經濟學的想法太過理想化,偏離現實太遠。的確,在走向永續未來上,有很多現實的因素是需要考量的。首先,因為每個人所屬的心理需求層級不同(我們稱之為「需求層級異質性」(heterogeneity in need hierarchy)),所以「烏托邦」式的措施必然無法一體適用(這大概也是馬克思共產主義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)。其實今日各種綠色提議的提出,其出發點都是相當有理想性的,但一旦進入協商、落實,其原有提案的精神就會不斷地削減,尤其是其牽涉的層級愈高、範圍愈大時。例如,像是京都協議到哥本哈根會議這種全球性的會議,似乎達不到任何實質的決議。一方面是因為多數參與國家都是以自利為前提,另一方面則是忽略了不同國家的需求異質性(要一個處於生存與安全匱乏的國家去想到全球,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)。相對地,類似提議在小規模的社區層次則運作得不錯;像是逐漸盛行的「生態村」就是由志同道合、理念接近的人士共同建立的。
因此在規劃綠色藍圖上,有需在設計上考慮到需求層級異質性,也就是不同的人所處的需求層次也有所不同。作法上,也應有積極與消極作法之分。消極面,應是能先去弭平工業革命過去二百多年來對人、萬物及地球所造成的傷害(包括心理上與生理上)。積極面則是開創理想的未來世界。以下是一點淺薄看法:
l
短期作法:
1.
教育改革:這是最重要的步驟(其實應該是一項永久目標),因為要確保永續未來,有賴於所有社會成員心理層次的提昇與需求層次差異性的降低,而觀念(尤其是綠色概念)的傳播,正是最重要的。偉大的經濟思想家修馬克(E. F. Schmacher)在他的《小即是美》(Small is beautiful: A study of economics as if people mattered)(中文版立緒出版社)一書中,指出教育是人類最偉大的資源,而教育的本質乃是在傳播價值。可惜的是,我們目前的教育太強調知識、技術與科學,以致於「我們知道怎麼去做許多事情」,但是卻不知道要去做些什麼?知識不會帶來悲傷,但有毒害的(教育)錯誤,卻為未來第三代、第四代帶來無止境的悲傷。我們的教育制度太強調競爭,考試制度更是僵硬地以極有限的同質知識來評量學生的能力高低,忽略了每個人都是獨特的。教育的目標,應該是開發出每個人獨特的潛能。心理學指出,競爭使得人的本質停止成長。我們或許從教育學習過程中學到很多技能與知識,但卻對自己的興趣、喜好,瞭解極少。
2.
設計與架構由小到大的網絡:從小型自足社區、同樂社群、生態區域,直到國家層級等。而在地社區式的自足經濟,可從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等基本生活物資之自足,逐步著手。孟磊與江慧儀所著的《向大自然學設計》(新自然主義出版社)一書中,暢談了許多根據樸門永續設計(permaculture)原則所發展的作法,很值得參考。
3.
採取綠色租稅與福利措施:根據生態、永續原則,實施「生態稅」,反應所有環境成本,像是石化燃料、水資源與土地的使用應反映其成本,所得的稅收可用在「公民給付」(citizens’ income)之實施上。
4.
在消極面,採取蔬食(plant-based diet)是最快,可能也是最迫切的作法,因為畜牧業,尤其是「集約式農場」(intensive factory farms)的動物飼養方式是造成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的主要成因,而這種飼養方式也耗掉最多的糧食與能源,並對空氣、水、海洋造成莫大的污染。除了二氧化碳外,甲烷對暖化的影響也甚鉅。由於甲烷在大氣中存活的時間要比二氧化碳短得多,因此許多科學家都建議減少或停止肉食將會是降低甲烷最快、最有效率的方法。這也可幫助我們換取多一點時間來改變現有的產業型態。蔬食是讓地球最無負擔的生活方式。不僅讓地球可以休息,也讓我們的共同住民,其他動植物,得以存活(如此可維持地球的生物多樣性)。蔬食也是最健康、經濟(因為最有效率)的飲食方式。
5.
設計與採用更適切的永續經濟指標,以改善了現有GNP的部分缺點;現存指數包括:國民幸福指數(Gross National Happiness)、人類發展指數(Human Development Index)、永續經濟福利指數(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)、真正進步指數(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)等。這些指數都多少改善了一些現有GDP指數的狹隘定義,不過目前仍缺乏一項合理而廣被接受的指數。在這一方面,很需要政府與學術界(跨領域的)推動。
l
中期設計:中短期都是屬於轉型期。短期的目標或許是偏重在國內,中期目標則著重在國際的層級。概念上,名目價值應與實質價值趨於一致。作法上,或許可以摒棄現行布列敦森林體系,先回歸金本位,再逐步由在地貨幣與國際交換體系連結起來。
l
長期願景:這或許離我們還太遠,但如果努力,未來會是美麗的烏托邦世界,於其中人的主要目標會是自我實現:愛心的發展與精神層面的提昇。人們不再需要為存活而爭扎奮鬥。這可能會是小說「阿米」中所描述的世界,一個先進自動化的世界,於其中人們「各盡所能,只取一己之所需」;又或許是像美國科幻電視影集Star Trek中所描繪的:地球在廿二世紀摒棄了貨幣,人的重心轉移到自我實現、自我成長,而不再是財富的累積。我們期待這一天的來臨。
個人與政府的角色
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(Joseph Stiglitz)在《失控的未來》(天下文化)一書中,對現行經濟體系與當代經濟學有許多鞭辟入裡的見解,可惜的是,他似乎沒有看到綠色經濟才能作為解決之道。他也強調政府的重要性,也就是「由上而下」(top down)來啟動改變。的確,前面提到的很多措施,政府都可以扮演一重大角色,但我們也不應該完全倚賴政府:政府是由人組成,所以其作法是反映人們的主要(或主流)想法。(雖然有人認為資本主義經濟下的政府已為大企業、財團所把持,但其實是人們的思想被把持,否則人們永遠可以用選票作不同的選擇。)因此,從個人做起會是最重要的,也就是「由下而上」(bottom up)的方式,因為不論是政府、社會、公司等,都是由個人組成的。只要有足夠的人們願意採取行動改變,政府、社會,及世界,就會產生「質變」。因此,政府的角色主要會是協調與整合資源,而不會是擴張的。
儘管如此,我們期許政府能積極反映人們的所期望的。例如,公共投資用於增進人民的福祉,在本質上是對的,但其運作方式則可有不同。在非源自於基本面的需求衝擊下,增加政府支出的確對於就業有所幫助。但目前的處境卻是人類早已過度濫用地球的資源。政府的諸多措施所反映的,在本質仍是擴張的。例如,以目前的交通阻塞問題而言,大量汽車的使用是相當耗能的。最好的措施是讓汽車的使用是反映其成本,包括汽油的環境成本、道路使用的成本等。政府可以作的是讓大眾運輸變得更便利,而不是一再地將擴建道路;道路擴建基本上是以全民的稅收對開車者的補貼。
同樣的思維,也反映在股市與房市上。例如,當房屋價格已嚴重偏離人們對於住的需求之能力時,表示市場的結構出了問題。增加優惠貸款同樣也是以全民的稅收對買屋者的補貼,但更重要的是這樣做增加了房市的需求,使得偏離的房價(泡沫)更不容易回復合理均衡水準。如此繼續採用擴張性的措施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嚴重;或許短期看來是有幫助的,但長期而言,卻是弊大於利的。
結語
近代資本主義經濟學始於英國,最早的反思也來自英國。這幾年來,雖然綠色經濟相關的書籍不少,但本書可說是把綠色經濟學從思想背景、沿革,到政策與實務等,完整呈現的第一本書。作者茉莉‧嘉圖(Molly Cato)雖非諾貝爾經濟學大師級的學者,也謙虛地在序中說只是把各種可能是綠色的材料放在一起,但她對於綠色經濟學的整理、闡述,絕對是有極大貢獻的。她除了在大學任教外,也把她的理念付諸行動——她同時也擔任英國綠黨的經濟發言人。我們從這本書中,獲益甚多,也期許這本《綠色經濟學》能發揮有力的正面影響,並能帶動一場革命 --- 一場扭轉生態危機,讓世界得以和平永續的革命。